首页 > 资讯

66岁的他网购“艺术收藏品” 花费5万余元买了一堆赝品

时间:2022-12-20 09:43:29 来源:温州晚报 责任编辑:rj2022

  “我们公司有一批升值价值极高的‘艺术收藏品’,现在清仓甩卖,想推荐给爷爷奶奶您!”投资品种再升级,从理财产品到“艺术收藏品”,虚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产品价值,编造眼花缭乱的虚假文件证书,令不少老年人防不胜防……

  日前,瓯海警方打掉了一个“以字画、纪念币等艺术收藏品能快速升值为由,专门游说老年人投资”的诈骗团伙,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元,受害人遍布全国。

  清洁工网购“艺术收藏品”

  上当受骗

  老郇今年66岁,是瓯海某商城的一名清洁工。独自一人在温务工的他,在工作之余爱好收藏古典字画、纪念币、玉器等文玩藏品。2022年8月,老郇在网上看到了一则“艺术收藏品”的投资信息, 他立即点击链接并联系上了客服。

  通过几番沟通,老郇了解到只要购买这些“艺术收藏品”进行保密储存,便能在3至5年后卖出2倍甚至5倍的价格。兴奋不已的老郇随即在客服的引导下,下单了多套“瓷器玉器”“黄金纪念币”以及“名师字画”。

  与此同时,常为老郇送快递的快递员小谢发现了异常,他看到标明“景德镇名瓷”却从北京发货,本该在博物馆内的古董字画却出现在包裹内……怀疑老郇遭受诈骗,小谢立即向辖区派出所反映情况。接警后,瓯海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第一时间抽调精干警力,对该条线索开展侦查。

  “你们不要管我,商家特地和我说了要把这些东西藏好!”面对民警的上门询问,老郇十分抗拒,并多次强调这些收藏品的“非凡价值”。但经不住民警的软磨硬泡,老郇最终同意了民警将那些“艺术收藏品”送到专业机构进行鉴定。不出意外,老郇花费五万余元积蓄购买的“藏品”均为赝品。

   成本不足百元却售价上万

  警方破案

  老郇的教训非常惨痛,但案件侦办的进展给他带来挽回损失的希望。办案民警依靠“融”警务创新成果——合成作战体系,通过掌握的信息开展分析研判和实地走访,初步查明一个以河北籍李某某、孙某某,河南籍王某某为主要成员的诈骗团伙,该团伙以字画、纪念币等艺术收藏品能快速升值为由,专门游说老年人投资。

  2022年10月份以来,瓯海区公安分局组织刑侦大队精干警力前往河北滦平、北京大兴开展收网行动,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。

  经查证,2016年至今,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伙同王某某、姜某某、张某某、孙某某等人,先后在北京、河北保定、廊坊、承德等地成立个人工作室,通过网站投放广告、电话等方式向受害人推销“瓷器玉器”“黄金纪念币”和“名师字画”等文玩收藏品,实际以上物品均为现代工艺品,为嫌疑人从某多多等网上商城进货,价值几元至几十元不等,但这群骗子常以上万元的价格推销给老人。

  办案民警称,该团伙针对不同客户群体“量身订制”话术进行诈骗,谎称自己属于某钱币中心或者某玉器中心等正规单位,将以上现代工艺品包装成具有极大收藏价值和稀缺性的“艺术藏品”,可以直接交由公司挂拍卖行进行拍卖,后期公司将组织统一回购,收取客户的鉴定费、场地费、代理费等费用,使用话术诱骗受害人购买。

  目前,该案涉及全国各地受害人百余名,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元。相关返赃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之中。

声明:文章未标注“本站原创”或“华泰财经网”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。不代表本站的观点,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!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,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,华泰财经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任何单位、个人、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,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。

新闻排行

热点图文

热门资讯

网站首页 版权声明 广告发行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关于我们
Copyright 2022 www.jrzz36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泰财经网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备案信息:津ICP备2022009749号-12